首先我們就必須要知道斜方肌的基礎解剖常識,我們可以看到斜方肌遍及頸肩背部,兩側對稱,呈兩個三角形匯聚在一起,相合成斜方形,故稱斜方肌。
斜方肌分上中下三個部分,每個部分起止點不一樣,功能也不一樣。
上斜方肌的起點是枕骨粗隆、項韌帶及上項線的內側部分,止于鎖骨外1/3處的后上方。上斜方肌能使肩胛骨上提,上回旋,同時還可以使頸椎后伸,側屈,及向對側旋轉。
中斜方肌起于項韌帶及第七頸椎到第五頸椎的棘突,止于肩縫內側。中斜方肌的作用更多的是在穩定肩胛骨,收縮時肩胛骨后縮。
下斜方肌起于中下胸椎的棘突,止于肩胛骨內側緣上部。下斜方肌其實才是斜方肌里最大的一條!可以下壓肩胛骨,協同上回旋及后縮肩胛骨,它對于肩胛骨的正確位置的穩定起著非常重要的意義。
斜方肌作為一個面積和跨度極大的表淺肌肉,非常容易受到來自不同部位的不同程度的刺激,從而造成部分過度緊張,部分過度松弛的肌肉失衡狀態——也就是我們最常看到的上斜方肌肥厚,緊張;中下斜方肌薄弱松弛。當然,肯定不僅僅是斜方肌發生了變化,在頸肩部的一些列肌肉,都比較容易因為受力不均等原因造成肌肉失衡,容易出現在頸肩部的上交叉體態。